全球首条特高压过江隧道贯通长江
8月21日,全球首条特高压过江隧道——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苏通GIL综合管廊(以下简称“苏通GIL综合管廊”)正式贯通。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是该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中的高难度挑战之一和关键性控制工程。苏通GIL综合管廊将提高华东地区接纳区外来电能力,减少长三角地区燃煤发电,从而减少污染物排放。
什么是“GIL”?
GIL(Gas-insulated Metal EnclosedTransmission Line,简称GIL)即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采用金属导电杆输电,并将其封闭于接地的金属外壳中,通过压力气体绝缘。
2009年1月16日,我国第一条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晋东南至南阳至荆门特高压工程正式投运。这宣告我国完全掌握了特高压的基础研究、系统集成、成套设计、工程建设运行、技术标准等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
与常规电缆相比,GIL具有传输容量大、损耗低、人身安全水平高、电磁场极低、不受环境影响、运行可靠性高、节省占地、无电(热)老化等显著优点,尤其适合作为架空输电方式或电缆送电受限情况下的补充输电技术。即使是从经济的角度考虑,GIL在大容量高电压场合,其投资低于电缆,维护费用比电缆低。
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的超长距离GIL创新工程,是全球首个将大直径盾构隧道应用于电力管廊工程的项目,同时也是“中国工程”的又一壮举。隧道全长5468.5米,隧道最深处78.4米,最大水土压力达到9.8巴,相当于一头成年大象站立在普通汽车单个座位上,是目前国内埋深最深,水压力最高的电力越江隧道。
“神器”挖隧道贯通长江
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从评估、调研、立项可谓一波三折,采取“跨江”抑或是“穿江”施工方式的讨论也持续多年。
如果采用传统方式上跨建塔的方案,该处长江江面宽阔,最窄的地方接近5000米。水中先建设双塔,每个塔高设计到400多米,一座塔底的基坑相当于27个标准篮球场,需要钢筋混凝土20多万立方米,限制低空,影响航运,江中塔基长期受到江水冲刷,每年还要用石子填充塔基,对江苏港口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都产生影响。而隧道具有对周边环境影响小,运行维护造价低的优点。不过这个项目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高水压和江底复杂多变的地质状况,技术难度大、施工风险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21世纪挖隧道最常用的“神器”盾构机的作用脱颖而出。相比人工隧道掘进,盾构机具有安全、环保、速度快、效率高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穿江越河隧道建设中。盾构机通过自动管片支撑、机械拼装等工艺,穿越出一条长长的隧道,因此,盾构机被人们形象的比喻为“穿山甲”、“土行孙”、“钢铁蚯蚓”。而大型盾构机一般有五层楼高,整机长140米,重达3000多吨,重量超过一艘大型军舰,在工程机械领域被誉为地下“航空母舰”。
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于2016年8月开工建设,计划2019年10月整体建成并投入运行。自2017年6月28日盾构机始发掘进到贯通,用时13个月,日均掘进14.12米,月均417米,创造了世界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新记录。(国内同类工程历史最高平均速率日掘进11.6米,月进度348米)。
工程建成后,将使贯穿皖、苏、浙、沪负荷中心的华东特高压交流双环网合环运行,对提高华东地区接受区外来电能力、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实现生态优先目标至关重要,并将为创新特高压跨海、跨江输电技术,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环球网)